欢迎访问上海达丰玻璃仪器厂网站!
 手机:15201900748
技术文章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 > 旋转式蒸发仪使用指南,从安装到回收的标准化操作流程

    旋转式蒸发仪使用指南,从安装到回收的标准化操作流程

    点击次数:58 更新时间:2025-08-22
      旋转式蒸发仪作为实验室浓缩溶液、回收溶剂的核心设备,通过减压环境下的旋转加热与冷凝回收技术,可高效实现液-液分离。本文以常见5L旋转蒸发仪为例,系统梳理其标准化操作步骤及关键注意事项,助力科研人员安全高效完成实验。

     

      一、使用前准备与设备检查
      1.组件安装
      ①将蒸发管与冷凝管垂直对接,确保硅胶密封圈无老化裂纹;
      ②安装2L茄形蒸馏瓶,旋转轴锁紧扭矩控制在0.5-0.8N·m;
      ③连接真空泵与冷凝管真空接口,使用真空硅脂涂抹密封面。
      2.系统气密性检测
      关闭所有阀门,启动真空泵至系统压力稳定在50mbar以下,关闭泵后观察压力3分钟内回升值。若回升>20mbar,需检查各接口密封性。
      二、标准化操作流程
      1.溶液装载与初始设置
      ①向蒸馏瓶注入待浓缩溶液(体积不超过瓶容积的50%),安装防溅球以减少暴沸风险;
      ②开启旋转电机,设定转速为80-120rpm;
      ③通过循环水浴锅设定加热温度。
      2.真空系统启动与压力调节
      ①缓慢开启真空阀,使系统压力逐步降至目标值;
      ②观察溶液沸腾状态,若暴沸严重可通过微调真空阀开度(每次调整幅度≤10%)或短暂关闭加热进行控制。
      3.冷凝与溶剂回收
      ①开启低温冷却液循环泵(设定温度-5-5℃),确保冷凝管外壁结霜均匀;
      ②溶剂蒸气经冷凝后流入回收瓶,实时监测回收瓶液位,避免液体倒吸至真空泵;
      ③浓缩后期采用“间歇加热法”(加热30秒→停止1分钟)防止固体析出堵塞管道。
      三、停机与后处理
      1.系统泄压
      先关闭真空泵,再缓慢打开放气阀使系统恢复常压,避免压力骤变导致玻璃组件破裂。
      2.组件拆卸与清洗
      待蒸馏瓶冷却至室温后,拆卸防溅球并倒出残留物;
      使用乙醇超声清洗蒸馏瓶(功率≤100W,时间<5分钟),避免划伤玻璃内壁;
      定期用丙酮擦拭旋转轴密封圈,防止溶剂结晶导致磨损。
      案例:某药企实验室在浓缩中药提取液时,通过优化操作参数,将浓缩时间从传统蒸发法的8小时缩短至2.5小时,溶剂回收率达92%,显著提升实验效率。
      旋转式蒸发仪的安全运行依赖严格的参数控制与规范操作。建议实验人员定期参加设备培训,并建立操作日志记录温度、真空度等关键参数,为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持。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021-58975981

扫一扫,关注我们